找到相关内容40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2)

    。   因此,学习了历史与理论之后,应立志于菩提心愿的熏修,不断地开发本有的功德。智者大师在《渐次止观》卷一中说:“以中道正观,以诸法实相,怜愍一切,起大悲心,发誓愿…...谤佛,无过咎,无所系,无毒之失。”   回向的心行,即是大菩提心在具体修行中的真实体现。   五、发愿 愿是学修佛道,慈济众生动力,是心念的正导,是成佛的关键。愿有总别二义:誓愿是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3156408.html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誓愿,神通,智慧引众生住如是之实相佛法中,所以"如来室"就被用来譬喻圆教之梵行.此梵行亦即俗谛三昧,乃佛应可入假谛众生之行.   (三)圆天行   智者将圆天行与如来座联系起来,曰,实相妙理为一切...回向具足无上道戒.智者称此戒为大乘戒,因其具弘誓愿以及六度   万行.菩萨修行非只为自度,更为了度众生离苦得乐,起大菩提心故耳.如智者所说:"菩萨于诸戒中,具,六度,发愿要心,回向菩提,故名大乘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禅宗的心灵之道

    大乘的戒律中的具体的戒相,而是以佛性为核心对于戒律等佛教的基本思想的阐释。   无相戒分为四个方面:归依自三身佛、誓愿、无相忏悔和三性三归依戒。慧能认为,佛经所说的法、报、化三身佛不在人的心灵之外,而就在心灵之中。因此对于三身佛的归依就不是归依外在佛,而是内在佛。弘誓愿是菩萨上求菩提、下化众生的决心,但最终在于自心和自性。因此,“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,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,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,...

    彭富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2158711.html
  • 白莲宗析论(2)

    誓愿,用心正听,自心邪迷众生誓愿度,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,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,无上自性佛道誓愿成。”,参见驹泽大学禅宗史研究会编《慧能研究》,东京:大修馆书店,1964版,页304。又最近出版的...众生誓愿度,自性烦恼誓愿断,自性法门誓愿学,自性佛道誓愿成,此句直明真理,欲令一切人于自性中度了。……只要尔诸人自信自肯,从这里入头,悟自性弥陀,达唯心净土,入诸佛境界,成就无上菩提。嗟乎,世之善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415997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(2)

    佛教为弘扬的主题,因为“五乘共法”是人间佛教,“五戒十善”是人间佛教,“无量心”是人间佛教,“摄六度、誓愿、八正圣道、禅净共修、因果报应、业力缘起”,乃至“种圣谛、十二因缘、无常无我、世出世...禅净应该彼此相互融摄;禅净皆为我佛金口所宣、同源所流,有此认识,才合乎佛法的精神。  所幸在此一时期,禅净互相争取主流地位的时候,永明延寿禅师(九○-九七五)对禅净都深有体会,故而出来调和,他倡导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160079.html
  • 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、德目及其现代意义

    终不皈依外道邪说。   我某甲,皈依僧竟,宁舍身命,终不皈依外道徒众。   念三遍,每遍就地一拜之后,教发誓愿:   我某甲,众生无边誓愿度。   我某甲,烦恼无尽誓愿断。   我某甲,...rdquo;。也有人把阿修罗报归纳到恶道里面,称为“恶道”。每一道里面的众生都随着自己的现在行为,在不断地改换来世的生存环境,所以称为“六道轮回”。   ...

    李尚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2860248.html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四编

    称为发愿;历劫长远修行,最后达到誓愿圆成的叫宿愿。   按其内容来分,本愿又可分为总愿与别愿二种。总愿是一切菩萨共通的誓愿,具体体现为“誓愿”——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弘誓愿含摄自利利他两类基本愿望。广度众生是利他行的“恩德”,断除烦恼是自利行的“断德”,广学法门是“智德”,成就佛道是“证德”。弘誓愿所含摄的德,代表着大乘菩萨从初发心到圆成佛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660592.html
  • 数字说峨眉

    表征“誓愿”。6、两面身:表征“华藏世界一化二菩萨”。7、十尊菩萨头像:表征“普贤菩萨十大行愿”。8、菩萨顶上的圆满宝柱:表征“华藏世界重重无尽,普放光明”。十方普贤圣像内供奉的阿弥陀佛:表征修学普...它的与众不同。可谓是“一二三四五,峨眉最神奇;六七八九十,数也数不清”,神奇的是峨眉山有无数的不解之迷,数不清的是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。用数字概括起来,便是“一台二像三峰花五说六奇七人八庙九怪十景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5760812.html
  • 教颂

    。余教例此。一观不思议境。谓观一念心。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。更不前后。广大圆满横竖自在。故法华经云。其车高广(上根正观此境)二真正发菩提心。谓依妙境发无作誓愿。愍己愍他上...。次明菩萨位者。从初发心。缘四谛境。发弘愿。修六度行。一未度者令度。即众生无边誓愿度。此缘苦谛境。二未解者令解。即烦恼无尽誓愿断。此缘集谛境。三未安者令安。即法门无量誓愿学。此缘道谛境。未得涅槃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4360985.html
  • 从《弥陀经》中的三条进路论“愿力”的实践与完成

   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等,无论内容或数目都不相同。但其根本精神则丝毫没有差异,而最能代表这一根本精神的,也就是诸佛的总愿——“誓愿”,其内容如下:  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;  法门无量誓愿学,...一向专志,在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中,积殖菩萨无量德行。勇猛精进,志愿无眷,专求清净之法,以慧利众生。恭敬三宝,奉事师长,以大庄严具足众行,令诸众生功德成就。并化为各种身份,修摄六度,以庄严妙土。如《...

    罗卓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0862997.html